2021.07.21
教育快訊
活動期間:[2021.07.21 ~
]
倒數一週!指考化學衝刺 課綱實驗須精讀、注意國內時事「三大缺」
倒數一週!指考化學衝刺 課綱實驗須精讀、注意國內時事「三大缺」
2021-07-21 15:03 聯合新聞網 / 王宇老師/力宇教育

110學年度指考倒數一週。示意圖/聯合新聞網資料照片
化學科近五年五標持平,頂標均在80分上下,難易度及命題方式均穩定。基礎化學(一)(二)約佔25% 其餘共佔75%配分,同學只需把握基本分數即能穩健得分。今年是103課綱的末代指考,所以必然會與108新課綱產生承先啟後的效果,圖表判讀的探究實作題與活用知識的素養題,是可預見會出現的題型,王宇老師提供以下叮嚀給指考戰士們參考!
一、注意「常見物質的性質」、「混合物的分離與檢驗」
須藉由學生對常見物質的廣泛了解,來判斷各個物質的種類及性質,去年含選擇題及非選擇題共出現8題,以往年來說是爆炸性成長,此題型考驗學生對常見有機物、無機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的了解,需要綜合觀念才能解題,參考題目如下:

二、課綱實驗須精讀
近期每年都考實驗已是化學科的常態,連續兩年指考以『秒錶反應』入題,『草酸鎂的溶度積常數測定』近年內也考了兩次,除了平鋪直述的考題外,也會有以課綱實驗為基礎所設計的新實驗,題目本身乍看不簡單,但其實以課綱實驗的基本觀念出發即可解題,參考題目如下:

三、時事問題需注意
今年因COVID-19疫情,衍生出許多化學相關概念,去年指考化學就考有望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瑞德西韋」分子結構,今年可能考出另一有效藥物「伊維菌素」,或與病毒、快篩、PCR、酒精、漂白水消毒有關的議題,像是二氧化氯、次氯酸水、異丙醇、界面活性劑、酒精蒸氣濃度過高造成的閃燃等。疫苗和水、電並列為今年國內「三大缺」,缺水、缺電議題也都極有可能成為指考題,與此對應的化學觀念包括水的處理、能源、電池,建議多加準備。

根據 111年指考的参考試卷,推論 110年指考化學科可能有以下特色:
1.依跨領域精神將化學溶入生活情境的題目會成為主軸
與實驗相關的考題不但比率高,且可能出現大量在課本沒看過的實驗但考生可由題目所給敷據判斷出答案。
2.考題將著重測驗學生
理解及分析化學資料的能力
綜合與評價化學資料的能力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本内的『基本的化學規則、學說及定律』 十分重要會是基本分數的來源。將有更多的 『必修化學及選修化學混合題目』 、『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尤其是圖形與表格題型)並將更著重 『瞭解化學與生活情境的關係』。
3.正式出現混合題
題組中同時出現 「論述題、 選擇題、是非題」
4.理解比記憶結論重要
由於大量出現課本中沒有出現過的實驗跟有機化合物結構,學生必須利用自己所學整合判斷結果,理解比記憶結論重要。
預祝各位同學金榜題名,更多王宇老師的解題內容,請收看影片連結喔!
延伸補充
武漢肺炎防疫時事考題 為何要用酒精、漂白水消毒?
2021-07-21 15:03 聯合新聞網 / 王宇老師/力宇教育

110學年度指考倒數一週。示意圖/聯合新聞網資料照片
化學科近五年五標持平,頂標均在80分上下,難易度及命題方式均穩定。基礎化學(一)(二)約佔25% 其餘共佔75%配分,同學只需把握基本分數即能穩健得分。今年是103課綱的末代指考,所以必然會與108新課綱產生承先啟後的效果,圖表判讀的探究實作題與活用知識的素養題,是可預見會出現的題型,王宇老師提供以下叮嚀給指考戰士們參考!
一、注意「常見物質的性質」、「混合物的分離與檢驗」
須藉由學生對常見物質的廣泛了解,來判斷各個物質的種類及性質,去年含選擇題及非選擇題共出現8題,以往年來說是爆炸性成長,此題型考驗學生對常見有機物、無機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的了解,需要綜合觀念才能解題,參考題目如下:

二、課綱實驗須精讀
近期每年都考實驗已是化學科的常態,連續兩年指考以『秒錶反應』入題,『草酸鎂的溶度積常數測定』近年內也考了兩次,除了平鋪直述的考題外,也會有以課綱實驗為基礎所設計的新實驗,題目本身乍看不簡單,但其實以課綱實驗的基本觀念出發即可解題,參考題目如下:

三、時事問題需注意
今年因COVID-19疫情,衍生出許多化學相關概念,去年指考化學就考有望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瑞德西韋」分子結構,今年可能考出另一有效藥物「伊維菌素」,或與病毒、快篩、PCR、酒精、漂白水消毒有關的議題,像是二氧化氯、次氯酸水、異丙醇、界面活性劑、酒精蒸氣濃度過高造成的閃燃等。疫苗和水、電並列為今年國內「三大缺」,缺水、缺電議題也都極有可能成為指考題,與此對應的化學觀念包括水的處理、能源、電池,建議多加準備。

根據 111年指考的参考試卷,推論 110年指考化學科可能有以下特色:
1.依跨領域精神將化學溶入生活情境的題目會成為主軸
與實驗相關的考題不但比率高,且可能出現大量在課本沒看過的實驗但考生可由題目所給敷據判斷出答案。
2.考題將著重測驗學生
理解及分析化學資料的能力
綜合與評價化學資料的能力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本内的『基本的化學規則、學說及定律』 十分重要會是基本分數的來源。將有更多的 『必修化學及選修化學混合題目』 、『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尤其是圖形與表格題型)並將更著重 『瞭解化學與生活情境的關係』。
3.正式出現混合題
題組中同時出現 「論述題、 選擇題、是非題」
4.理解比記憶結論重要
由於大量出現課本中沒有出現過的實驗跟有機化合物結構,學生必須利用自己所學整合判斷結果,理解比記憶結論重要。
預祝各位同學金榜題名,更多王宇老師的解題內容,請收看影片連結喔!
延伸補充
武漢肺炎防疫時事考題 為何要用酒精、漂白水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