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0
升學資訊
活動期間:[2025.08.10 ~ ]

114國中會考/國文科/試題解析

114年國文會考深度解析:文言文鑑別度回歸,素養導向穩中求變
【吳桐老師/力宇教育】


  才剛步出考場,便能聽見不少考生哀嚎:「國文好難!」「文言文好多,都看不太懂!」「圖表比往年多好多!」
  
  針對114年國文會考的命題特色,梧桐國文教學團隊的吳桐老師分析指出:「本屆試題較近年而言,鑑別度明顯提升,整體難度屬於適中偏上,能有效區分學生程度。文章選材對考生而言具有挑戰性,但題目設計上皆揭示充分資訊,若能冷靜分析,仍有機會選出正確答案。」

  吳桐老師補充:「『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這句話可謂是近兩屆國文會考的最佳註解!」
細觀近兩年題型,若勤加練習、熟悉歷屆試題及參考書內容,將不難發現其中命題風格多有延續與對應。考生普遍感覺較難,或許是因為本屆選文偏向冷門文本,題材類型不夠熟悉。然而,整體題型結構仍屬穩定,對於平日練習紮實者而言,114年是努力得以兌現的豐收之年。

  答題率最低的前十題題目,其中屬文言文者即有七題,乍看之下百分之七十挺高的,但若仔細觀察,其實這樣的難易度與往年無異。因此,對於明年即將迎來115年國文科會考的同學,不妨一起開箱本屆的會考國文吧!

 
下列文句「」中的字,何者讀音正確?
(A)有些玩笑話沒拿捏好分寸,就可能變成「揶」揄:ㄧㄝˊ
(B)這家賣場備有各種「晾」晒工具,提供消費者選購:ㄐㄧㄥ
(C)這齣音樂劇結合不同族群的元素,打破文化的「藩」籬:ㄆㄢ
(D)原以為勝券在握,卻因一時疏忽,竟從雲端「栽」了下來:ㄘㄞˊ
【第十四題】字音辨正|通過率:0.55
題目測驗學生對字音的掌握,選項如下:
(A)「揶」揄:ㄧㄝˊ
(B)「晾」晒:誤讀為ㄐㄧㄥ,正音應為ㄌㄧㄤˋ
(C)「藩」籬:誤讀為ㄆㄢ,正音應為ㄈㄢˊ
(D)「栽」了下來:誤讀為ㄘㄞˊ,正音應為ㄗㄞ
  此題屬基礎語文知識,年年皆考,卻仍為許多學生的失分重災區,證明國文科的「基本功」絕不可掉以輕心。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所謂有志竟成,努力必能得到回報
(B)得饒人處且饒人,你何必趕進殺絕
(C)想到他的處境,我情不自盡地落淚
(D)眼不見為靜,把雜物塞進櫃子就好
【第十六題】字形辨正|通過率:0.52
測驗學生常見語詞的正確用法:
(A)正確
(B)趕進殺絕→應為「趕盡殺絕」
(C)情不自盡→應為「情不自禁」
(D)眼不見為靜→應為「眼不見為淨」
  此類題目亦非冷門,常見於學生考題與寫作中,錯誤使用率卻仍高,建議考生在複習時多加整理易混淆詞彙。

「令遠方之卒守塞,一歲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選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備之,以便為之高城深塹。先為室屋、具田器,乃募民免罪、拜爵,予冬夏衣、廩食,能自給而止。塞下之民,祿利不厚,不可使久居危難之地。胡人入驅而能止其所驅者,以其半予之。如是則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全親戚而利其財也。此與遠方之戍卒,不習地勢而心畏胡者,功相萬也。」關於文中「遠卒守塞」、「募民屯戍」的比較,下列何者最恰當?
20250812001
 

【第二十三題】文言文比較分析|通過率:0.43
  命題特色在於以文言文呈現「比較分析」的表格題型,對考生而言為雙重挑戰:既要跨越語言門檻,又需提取邏輯關係與對照概念。例如文中「遠卒守塞」與「募民屯戍」的差異,核心在於對地理熟悉度與情感認同的不同。若能結合主語「邑里相救助」與「心畏胡者」進行比對,即可推得正確選項(D)。

「世傳《碧雲騢》一卷為梅聖俞作,皆歷詆慶曆以來公卿隱過,雖范文正亦不免。議者遂謂聖俞游諸公間,官竟不達,懟而為此以報之。君子成人之美,縱使萬有一不至,猶當為賢者諱,況未必有實。聖俞賢者,豈至是哉?後聞之,乃魏泰所為,嫁之聖俞也。此豈特累諸公,又將以誣聖俞歐陽文忠《歸田錄》自言不記人之過惡,君子之用心當如此也。」下列何者最符合本文的觀點?
(A)范文正也曾揭發公卿的過錯
(B)《碧雲騢》應非梅聖俞所作
(C)魏泰因官運不亨而怨懟梅聖俞
(D)《歸田錄》反對替賢者隱諱的筆法
【第二十四題】文言文資訊擷取|通過率:0.30
  堪稱本屆最具鑑別度的試題。此題取材自宋代 張鎡〈仕學規範〉,文句論辯性高、主語轉換頻繁,是少見考驗評論能力的文言文題目。選項(B)為正解,根據文中「後聞之,乃魏泰所為,嫁之聖俞也」,可推知《碧雲騢》並非梅聖俞所作。

  114年國文會考堪稱近四年來題目品質最佳的一屆,整體命題方向落實素養導向,取材多元,難度適中,能有效區分不同程度考生。雖然選材難度提升,但若能提早準備,並將語文基本功與邏輯思維訓練並重,會考國文將不再是絆腳石,而是翻身致勝的舞臺。備戰115年國文科會考,從閱讀養成、詞彙積累做起,才能在考場上乘風破浪,穩操勝券!